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中职 >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21-12-08 15:24:42 | 来源:中国网青岛教育 | 作者: | 责任编辑: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职教高地以来,青岛市确立了“三化、三通、三合,一区、一城、一园、一基地”的职教高地建设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一、聚焦职业教育“一体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职教高地建设谋篇布局

坚持一体化,解决职业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当前我市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同样面临着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发展任务。为解决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青岛市提出了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包含城乡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高中阶段职普一体化、产教一体化、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一体化等诸多内涵。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青岛市统筹了崂山区职业教育,在即墨区建设国际职教城,在莱西市建设现代职教园。为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青岛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驻青高职全部与本市中职学校通过“三二连读”等方式联合育人。为推进职普一体化发展,青岛市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推进高中阶段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执教。为推进产教一体化发展,青岛市开展了全国首批产教融合城市试点,评选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园区,推进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试点,探索与企业混合所有制办学。为推进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一体化发展,青岛市出台《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意见》,探索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互挂校牌,实行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一体化招生。

坚持市场化,补齐职业院校建设资金不足的短板。市场化就是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通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的一种新发展方式。推动职业教育市场化,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且能够打破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020年,四川泛美集团投资5.12亿元的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已经建成并招生运行,青岛海慧聪教育咨询公司投资5.6亿元的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迁建工程已经投入使用,青岛金昱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7亿元的青岛西大技工学校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青岛城投姜山产业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新建工程已经开工。2020年,青岛市有3所新建、迁建的高职院校通过山东省政府和教育部审批、备案并招生运行。高职建设启动以来,青岛市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投资总额已经突破100亿元,趟出了一条新时代职业教育市场化发展、多元化办学的新路子。

坚持国际化,解决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的问题。青岛市全面推广了中德“双元制”试点经验,推动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与德国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进行本土化实践。平度职教中心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进行30多年的职教合作,探索出农业领域中德职教合作“平度模式”。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联合莱茵科斯特公司和相关企业,探索“双元三地”职教模式。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在美国设立了华盛顿州分校,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建立了13个海外培训中心,完成援外培训225期,共培训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6000余名。青岛电子学校尼泊尔分校正式挂牌成立。筹设中德工业大学,积极引进国(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在青高校开展合作办学。

二、聚焦“上下贯通、职普融通、校企联通”,加快建设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

实现上下贯通。青岛市是山东省首批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与本科高校贯通培养“3+4”试点城市,全市参与试点中职学校达到12所,对口本科院校达到5所,招生计划达到760人。全市有80%的学生通过“3+4”“三二连读”“高职单独招生”“职教高考”等方式升入高职院校。

实现职普融通。职普融通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普高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学籍转换,能够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青岛市印发了《高中阶段联合育人实施方案》《青岛市关于开展职业启蒙和体验教育的实施意见》,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分数带录取,推动中考招生由一考定终身向多次选择转变、由学生被动选择向自主需要转变。2020年,全市有2756名普高学生转入中职学校,有4680名达到公办普高线的学生选择到中职学校上学。

实现校企联通。胶州职教中心学校与海尔集团开展了“3+1+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进行“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即学生在3年中职毕业后增加1年企业工作历练,再到高职学习2年。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在高级技工岗位历练1年后,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由企业负担全部学费。研究制定了《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10个配套文件,全市63个单位、150家行业企业、28所中职学校58个专业,近8000名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试点。

三、聚焦职业教育“整合、融合、综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鼓励整合办学。紧紧围绕全市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围绕15个攻势和13条重点产业链,不断整合职业学校,开展专业调整。2019年,投资16亿元的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已经招生运行,统筹了青岛市所有的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2020年由市财政投资10亿元的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建成并招生运行,统筹了全市学前教育相关专业。

鼓励融合办学。会同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方案》,遴选了18个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园区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推进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融合,青岛市印发了 《关于在职业院校中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20年全市职业院校社会培训规模达到25万人次,培训规模与在校生比例达到3:1。

鼓励综合办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探索与青岛3所民营企业开展了混合所有制高职建设试点,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市有3所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办学主体为企业,全市有精酿啤酒创客工坊等9个混合所有制试点项目。

四、聚焦“一区一城一园一基地”,趟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

建好青岛国际职教城。出台《关于青岛国际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即墨区规划80.8平方公里建设青岛国际职教城,围绕打造“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教育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整合市区部分中职学校和即墨区所属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设部分高职院校。

建好青岛现代职教园。青岛市教育局与莱西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在莱西市建设青岛现代职教园。其位于莱西市姜山新城,占地面积约6000亩,主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园区内总人数将达到6~9万人,预计可为当地每年新增GDP超50亿元。

建设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承办了世界职教大会暨展览会,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中德产教融合联盟等一批平台落户青岛。青岛市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中德农业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第十一阶段协议。双方已经开展了30年的合作,培养了近6万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了8000多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

图/文青岛市教育局

文章来源:中国网青岛教育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