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校园快讯 > 

青岛两会“教育声音”|人大代表王先军:提升青岛教育人才储备竞争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2-04-15 15:05: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4月11日,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青岛进入“两会时间”。市人大代表、青岛二中校长王先军在提案中谈到“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适度增加教师编制数量,完善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及特殊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提升青岛教育人才储备竞争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image.png

“近年来,青岛市中小学的在校生数不断增加,而教师招聘主要补充因退休或离职等原因空出的编制,中小学教师实际编制不足,师生比例失调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教师结构性、临时性缺编问题也较为普遍。”王先军谈到,因编制总量限制,为维持生师比的均衡,保证正常教育教学,在学生数量剧增的前提下,学校只能依赖编外教师解决师资不足问题。这样一方面导致学校经济负担较重,另一方面编外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待遇总体偏低,给管理也带来了一定困难。

王先军认为,按照现行的编制配备标准核定的教师数,实际上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基础教育学生数呈上升趋势,然而教师编制设定是一人一岗,这个设定是在保证这个教师不生病、不请假等情况下考虑的,这与教师病事假的权益、二胎生育的权益、专业培训的权益等不可协调,于是导致教师编制配备标准与教育实际需求脱节,最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育人效果。为此,王先军建议,要盘活事业单位编制存量,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一线合理倾斜,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建议尽快掌握中小学学生变化情况及实有人数等信息,对中小学教师编制数、实有人数、空编数以及拟调整教师编制数进行细致摸底、综合研判,在编制总量框架内,盘活空编存量,重点优先满足一线教师顺利入编,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基本解决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全面统筹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其次,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提高中小学师生比,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总量。现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是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但是,随着教育改革日趋深入,教师编制标准与当下教育生态存在一定偏差,该教师编制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的办学需要,严格、单一的依据师生比来确定教师编制数是不科学的。王先军建议充分考虑城市化发展、在校生规模变化、中小学课程改革、高考改革、课后服务等诸多因素,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实施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调整,优先保证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正常增长,对青岛市现有中小学校编制核定口径进行调整,从按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调整为按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教辅人员按教师核编总数一定比例的标准进行核定,提高中小学师生比,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总量。同时还要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教师编制补充机制。依据整体优化、动态调整、余缺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对现行教师编制制度实施灵活调控,高质量推进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王先军建议,适当放宽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权限,在确保区域总体不超编的前提下,不对每一个单位的超编、空编情况作限制,允许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调整。同时,推动学校教师岗位设置与教师编制脱钩改革,在设置岗位时按学校实际需要配备教师数进行设岗。

此外,王先军谈到,“青岛市教育系统在全国高质量人才引进方面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竞争力不足。”他建议,市政府高规格统筹各部门力量,从政策、福利、配套等高度综合协调,系统思考,制定青岛市教育系统引进优秀专业人才一揽子计划。调整目前教育人才引进门槛,改变重荣誉、轻业绩的引进导向,人才认定不唯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重视综合评价实际能力和业绩的“含金量”。“建议应对急缺的业绩突出的特殊人才,设置不同层级优惠政策,改变目前只有省内最高等级教师荣誉人才才能享有政策的现状。”王先军说。青岛市目前推进奇点计划,急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竞赛专业突出的特殊人才,为此青岛市应制定专项政策,从全国全省都在激烈竞争的对手中抢占先机。

(图片来源:蓝睛)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