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校长访谈 > 

校长寄语|青大附中高中张金堂:让教育真正发生

发布时间:2022-09-02 11:17: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张金堂 青大附中高中校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今天我们迎来了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开学典礼,即将踏上新征程,创造新辉煌。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刚刚加入这个大家庭的2022级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过去的一学年,学校坚持以“让教育真正发生”为价值标尺,持续推进实施优质高中战略,以发展为目标,以学习为中心,以管理为保障,着力打造与学校优质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优势发展相匹配的学校管理运行体系,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近30余位同学在国家、省市级学科竞赛、创新类大赛中获奖,其中赵正扬同学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王家旭荣获2021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提高级(山东赛区)三等奖;丁以仁同学荣获第38届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山东赛区)三等奖。有11位教师在市级教学基本功比赛和优课评选活动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师生发展成果喜人。快速优质发展提升了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在2022年的招生工作中,学校得到了考生及家长的高度关注,2022级新生在2020级、2021级的基础上生源素质再攀新高。

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天的青大附中高中站上了新的高度,我们信心满怀,蓄势待发,我们兵强马壮,未来可期。在这里我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你们志不求易,行稳致远。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树立志向、追逐理想意味着听从内心的召唤,突破现实的羁绊,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在群星璀璨的智慧星空,那些最伟大的人物都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树立志向,就是一段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成就自我的历程。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和渴望,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它将决定你愿意为什么持之以恒,决定你将焕发出多大的潜力和创造力,并最终决定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志向是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志向是路,引你走向光明。今天,你们的梦想之舟从青大附中高中起航,面对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洪流,前程远大,一切皆有可能。而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度过怎样的一生,都将从你们树立的志向开始。希望同学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远大志向、确立崇高理想,努力成长为行业中坚、国家栋梁!

二是希望你们笃学慎思,敏于求知。

高中学习的重点不是记忆,不是背诵,不是复述,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带着探究的热忱和单纯的好奇心,去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想象和勇于创新。

高中时光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求学时光,不要在打游戏、刷抖音、聊微信上荒废,让宝贵的青春年华白白流失。面对极具诱惑性的快餐文化和繁多的学科知识,你会在哪个上面投入的更多的时间?面对能够轻易产生多巴胺的短视频和日积跬步方能小有所成的学习探究,你会开启哪种模式?当你打开游戏或者网剧,你还会不会每日“三省吾身”?高中给了你们人生的选择题,自律自省是解题的关键词。哪里有什么“天才少年”“学霸大神”,那些常被人所称赞的“奇迹”往往是用无数“平淡无奇”的时间堆砌,是需要付出非比常人的努力与坚毅。

三是希望你们事不避难,坚毅执着。

高中的学习绝非轻松之事,三年后每个人都要面对“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的独木桥。同学们要做好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选择“躺平”,甘于走入舒适区,将禁锢你的好奇心,限制你的创造力,让你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失去先机,一败涂地。对你们来说困难和挫折可能是规划时间、克服懒惰、坚持早起、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项作业等,当然也可能是成绩不尽如人意,同学交往产生误解和摩擦,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这都是学校生活的常态,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许多鲜活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挑战越多,克服挑战后练就的本领就越强。遇事不怕难,遇难不逃避,拥有在困难与艰险面前不屈服的勇气,保有在千万次重复乃至挫败之后仍倔强的坚持,才能在困难中砥砺,一往无前。

同学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青大附中高中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你们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追求成功的喜悦;可以舞动青春的旋律,谱写人生最美的篇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学校和老师将为你们扬帆启程牢牢护航,希望你们赓续青大附中高中的拼搏基因、创新基因和奉献基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心无旁骛地成长,专心致志地筑梦,与时代同行、为民族担当,努力创造每个人的最大人生价值。 

(图片来源:魅力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