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校长访谈 > 

校长寄语|胶南一中陈国峰:在最好的时代 做有为的青年

发布时间:2022-09-06 16:58: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image.png

陈国峰 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老师们、同学们:

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原定于上周六上午举行的开学典礼暂停,也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天的升旗仪式我们采取线上进行。

今天的国旗下演讲,我分享的主题是“在最好的时代,做有为的青年”。

同学们,1952年的秋天,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胶南中学”成立。

当时这是一所初中学校,也是一所“六无”学校。

第一没有学生。第一年开学,共有143名学生报考,除了胶南,还有即墨、胶州、平度、高密等地的学生报考,共录取学生132名。当时的县文教科还委托胶河代招学生46名,胶南速成师范代招学生33名,藏马代招学生8名,使录取学生达到219名,最终有206名学生报到。

第二没有校址。经过多方努力,暂以曹戈庄村为临时校址。

第三没有宿舍。向当地村民借用房屋87间,这些房间中最多的只能容纳8人,最少的只能容纳2人,还有的学生与房东共处一室。学生生活用具除锅和风箱外,其余均向群众借用。

第四没有教室。采取在露天上大课的形式,学生以双膝作课桌,又用砖、石块做板凳,尽管如此,师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五没有教材。1952年10月10日,学校正式开课。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教师们自行搜集教材,编辑讲义,主要讲授语文、历史、算术、植物、体育等科。开课不久,从一名由青岛转来的学生手中借用一套教材,印发给学生作为临时课本。

第六没有校长。直到1953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任命周育仁同志为胶南中学校长,我们胶南一中才有了第一任校长。

今天的演讲,我为什么要先讲学校的开创史,因为,再过一个月,我们将迎来胶南一中建校70周年纪念日。对我们每位一中人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也是我们以及广大校友感恩怀念的日子。

时代变换,风雨沧桑。胶南一中的先辈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荜路蓝缕、励精图治,把胶南一中打造成今天省内闻名、区域领先,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学校和金质品牌。今天,生活在胶南一中校园里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是受益者。

一、做学校发展的传承者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历经70年的历史传承和接续奋斗,胶南一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经验。在这里,薪火相传、勤勉敬业的老师们为你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社会上,代有建树、奋发有为的5万名校友为你们的卓越发展示范引领。今天的胶南一中,更是守正创新、赋能发展,正在努力向优质、特色、多元的高品质学校迈进!

站在70年的门槛,我们每个一中人都有责任成为一名优秀的传承者,让胶南一中的历史更加丰厚,文化更加鲜明,教育更加温暖,发展更加坚韧。

希望同学们借助迎接校庆之机,积极参与校庆活动,深入了解学校历史,认真学习校友的精神品质,自觉践行“明德、博学、致远”的成长理念,树立作为“一中人”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二、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同学们,10月份,我们在喜迎校庆的同时,党的二十大也将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宣传二十大”将成为我们这学期的重要活动主题。

学校和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时代的承载和托付。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作为时代新人,我们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我们要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融合到一起,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从百年党史中激发信仰,从前辈奋斗中汲取力量,从校史传承中获得启发,与新时代同心同向,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三、做年少有为的创造者

同学们,你们身处最好的时代,拥有最美的年华,“一切皆有可能”是令人羡慕的标签,但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付出持之以恒的拼搏和努力。

钱学森说过:“如果说我今天有了成就,正是得力于中学的坚实基础”。对于你们每个人来说,高中三年是你们人生中最关键的三年。你的能力在这里锻造,你的眼界在这里拓展,你的梦想在这里筑造,高中三年影响你们的一生。希望同学们真正领悟“一中人”精神的内涵,在今后的生活中,扎实学习,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真正做一名“追求卓越、脚踏实地”的一中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好扬帆正当时”。同学们,乘着校庆东风和时代的大潮,希望你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青春的赛道上,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用最好的成绩,献礼母校70华诞,致敬党的二十大。

谢谢大家。

downloadjpeg.jpg

(图片来源:魅力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