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校长访谈 > 

“东西协作”校长寄语|礼县三中程鸿生: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三中人

发布时间:2022-09-06 16:47: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image.png

程鸿生 青岛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员、甘肃礼县三中校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满怀期待的金秋九月,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年。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举行开学典礼,就是在宣告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全体师生回到熟悉的校园,更要把掌声送给高一初一新同学,欢迎你们加入温暖、团结、实干的礼县三中大家庭!学校的发展和点滴进步,正是因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信任、支持和付出,而富有生机与活力、收获和光荣、温馨而美好!

走进校园,你会发现许多新的变化:校园环境焕然一新让工作学习更加舒适,官方微信和电话开通让家校沟通更加顺畅,由9名干部教师组成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已经就位,将和本校老师们共同教书育人提高教学水平;300名朝气蓬勃的高一初一新同学走进礼县三中将从这里起飞;高二、高三的同学也将迎来新的学习任务挑战……。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景,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今日之校园,洋溢着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青春气息和蓬勃动力。

回首过去的一个学期,我校继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靠管理谋发展”的办学理念;落实“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四有新人’”的办学目标;采取了“普职结合”的双向办学模式;基本形成了“励志、和谐、求实、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善教、勤研”的教风、以及“勤勉、好学、静思、笃行”的学风;教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绩。中考在高分人数和合格率人数上实现了突破,受到县教育局的表扬。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和录取上均有进步,一批同学实现了升学梦想。3名教师获得陇南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先进个人、礼县园丁奖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多名教师获得学校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勤奋能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新的学期,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作风转变”“专业提升”“素质发展”“质量提高”“条件改善”五个主题,突出党建引领支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培养机制、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构建绿色健康平安校园,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为礼县人民和陇南教育做出贡献。

今年夏天多地防疫情、战高温、抗洪水,实属不易。纵使艰难,我们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那些普通人的事迹、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勇敢的骑士小哥和逆行的孤勇者,用微弱的光汇成火炬,引领我们前行。我相信,这个暑假,我们的老师、同学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收获,过往的积累成就了今日的你。在新的起点上,希望我们不负青春、不负时代,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过好平凡的每一天,扎扎实实对待每一科的学习,天长日久,积少成多,成为追逐梦想的少年。相信这里是梦想的开端,梦想因追求而美丽,因坚持而实现。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正是礼县三中学子成长该有的可贵品质、青春的靓丽底色。

青年当敢于有梦,心中有梦想,人生才有动力。从升学、就业到家庭、社会,青年的理想关乎国家的未来。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我们要敢于有梦,敢于大声说出来,不缩手缩脚,不畏首畏尾,尝试才有机会,要让青春年华焕发出绚丽光彩。

青年当勇于追梦,“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梦想难免艰困险阻,唯有心中坚定理想信念,才会指引着、催促着、激励着我们昂然向前。心中的信念不灭,心中的希望不灭,追梦的脚步就不会停留。

青年当勤于圆梦,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岩。圆梦,需要不断的努力和付出,需要常年累月的奋斗。天道酬勤,百炼成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运动健儿的顽强拼搏精神。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朋友座谈时指出:“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人生就是如此,在什么阶段就要做该干的事情。对于大家而言,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就是中学阶段最应该干、最值得干的事情。人生如同一张单程票,中学生活也如此,抓不住现在,就难以赢得未来。

有梦,是人生美好的愿望;追梦,是人生长期的征程;圆梦,是人生艰辛的奋斗。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强毅力。只有我们的不懈努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个人才能圆梦,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才能变成现实。

老师们,同学们!新学期,新气象,让我们珍惜平凡的每一天,认真对待工作和学习,携手努力,实干拼搏,共同创造礼县三中的美好未来。

最后,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教师节、中秋节双节来临之际,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downloadjpeg.jpg

(图片来源:魅力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