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名师风采 > 

【身边的好老师】青岛七中刘倩:用生命影响生命

发布时间:2022-12-02 14:57: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image.png

刘倩:青岛七中心理健康教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青岛市学雷锋“最美志愿者”、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教育榜样。

教育理念:用心灵启迪心灵,让生命影响生命,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怀揣梦想  坚持专业成长

从教29年以来,刘倩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她把“以心灵撼动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因为家庭教育而受益”作为自己的教育梦想,以勤奋的工作作风、积极的教学态度和优秀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上的广泛赞誉。

以德立德  创建心育模式

刘倩多年来不断探究,在学校里创建了“心灵花园”心育品牌,设计了“用爱温润心灵”心育理念,以心理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形成了“一个目标,两个辐射,四个面向,八个方面”的心育体系,将心理与德育有效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携手共育。

工作扎实  形成心育特色

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刘倩发挥心理工作室的影响带动作用,首先从孩子们的家庭源头抓起,多年来坚持通过《心理老师写给家长的一封信》、“智慧爸妈”家教论坛、父母效能训练营、心理微信群和心理热线等形式,帮助家长学习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

面向社会  影响更多家庭

近20年来在工作之余,刘倩多次受邀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家长开展了300多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在青岛报业集团、青岛经济电台、青岛电视台等多个栏目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帮助了众多的家长和孩子。

2008年“5.12”北川地震发生后,刘倩接受中科院心理所邀请,利用暑假时间自费去北川板房区做志愿者,并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了《以儿童艺术治疗为主的灾后心理危机实施方案》,支持当地的心理工作者。

2009年暑假,刘倩接受中科院心理所邀请,自费去北川参与援助工作一个多月,期间认识了当地志愿者杨姐,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年仅17岁的宝贝独生女。2016年,当刘倩通过微信得知杨姐正在因为丈夫肝癌无钱医治进行水滴筹时,便在青岛通过网络发动朋友众筹了5000元助解燃眉之急。

2013年11月,黄岛油爆事件发生后,刘倩作为青岛市教育局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通过心理讲座宣讲、个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灾后心理建设工作。

2011年,刘倩积极参与青岛市关工委“青少年关爱心理热线”志愿者服务工作,至今已有10多年,她作为关爱心理热线专家,定期按时接收求助热线,积极带领“咨询师实战技术成长小组”,义务为热线咨询师进行“案例督导研讨”工作,连续多年深入到各区中小学进行“家庭教育公益宣讲”工作,业余从事青少年家庭志愿者服务12年共计700多小时。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两次评为青岛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先进个人,为青少年家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尽其微薄之力。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刘倩在家里积极参加山东省抗疫心理热线和青岛市抗疫心理热线,作为热线专家不辞辛劳地一边接受专业培训的学习,一边挤出时间为全省的青少年家庭进行志愿者服务共计60小时。

2020年至今,刘倩还从事着市南区教育系统的心理热线志愿者服务工作已有两年。

2021年,刘倩积极加入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作为专家组成员,曾去滨州市惠民县实验中学、淄博市沂源县流泉小学为家长们进行“家庭教育公益宣讲”活动,还在山东省教育卫视录制了30多个“三分钟家教小视频”、“同一堂课”、“超级家访”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宣讲视频进行网络直播让全省乃至全国的家长们受益。

仁爱之心  收获心育硕果

辛勤耕耘结硕果,刘倩在工作岗位上多次出示青岛市公开课,参与编写11本心理教材,她编写的课程《心灵花园》被评为首批青岛市精品课程、荣获山东省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荣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教育榜样、两次荣获山东省心理健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青岛七中成为首批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多次被评为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2020年,刘倩被评为青岛市“学雷锋”最美志愿者;2016年和2021年两次被评为青岛市关爱心理热线工作先进个人。

总之,刘倩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学习、爱岗位、爱生活,在教书育人中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心灵撼动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为众多青少年家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因为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而受益。

(图片来源:魅力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