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名校巡礼 > 

青岛六十七中:欢迎你走进这所有温度的学校

发布时间:2023-04-14 16:47: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原青岛崂山一中(曲阜师范大学青岛附属中学),创建于1995年,2016年8月由崂山区划归青岛市教育局直属,2019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学校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5号,占地面积116.9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学校秉持“出彩教育”办学理念,丰富“实”字校训内涵,坚持“行知行”创新教育,文理兼容、特色创优,正阔步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助力每一位学子全面发展。

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青岛六十七中办学特色鲜明,国学素养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体育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三张出彩“教育名片”。学校2012年开设国学素养特色班,2014年开设科技创新特色班,十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文、科技、艺体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特色。学校深耕校园文化资源开发,推动文化建设课程化、活动化,形成了孔子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社团节、读书节、彩叶节、学科周等百余项特色活动,创建了“魅力德育”品牌。通过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促成文化引领学生发展的自我实现之路。学校体育教育优势突出,男子篮球队享誉全省,连续13年蝉联青岛市冠军,2022获得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篮球比赛冠军、山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男子组冠军。足球队获得2023年青岛市青少年足球联赛亚军,健美操队荣获2022年全国啦啦操联赛青岛站高中组冠军、山东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时尚青岛啦啦操比赛高中组冠军。

学校通过多元发展,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增值突出。研判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佳发展区和最大发展区,实施“一生一策”,开展分层教学、进行分类指导、实施分流挖潜,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精准施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生三年学业增值发展非常突出,市教育局绩效考核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增值评价满分。

文理兼容协同培养

2023年青岛六十七中的招生计划是15个班。其中在市内四区和高新区招生9个班,其中2个自主招生班(每班50人,共100人)、1个科技创新特色班(50人)、1个国学素养特色班(50人)、5个普通班(每班50人,共250人);面向崂山区招生6个班,其中2个崂山综合育人实验班,4个崂山普通班(面向驻地招生,中考成绩为前100名的编为崂山综合育人实验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青岛六十七中扩招一个普通班,而自招班与国学素养班、科技创新班融通,可以说是学校自招的一大看点。也就是说,自招班与两大特色班一套师资,一生一导师,一班一策略,一人一方案,为每一位学生全程导航,进而实现文理兼容、协同培养。而自招笔试“物理+历史”的科目组合,为学生未来高中结合兴趣自主选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青岛六十七中特色班和普通班志愿填报是“一志愿两用”,2个特色班(科技班和国学班)在志愿填报时仅能选择其中一个,选择任何一个志愿填报均相当于同时填报了普通班。

优质资源助力成长

每一所学校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69人,研究生学历和教育硕士52人,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1人,省市级优秀教师7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8人,54名教师获市级及以上教学能手、青岛名师、名班主任等多类项专业学术荣誉,30人获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近40位教师获国家、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依托优良的师资队伍,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国学教育课程、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和篮球特色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特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人工智能课程、海洋教育课程和社团课程建设也持续发展壮大,实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精品课程集群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2020年,青岛六十七中获市教育局批准,成为“强基计划”基地校,依托十余年间积累的国学教育特色,承担起了在“强基计划“文史哲项目(古文字)方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使命。以此为契机,青岛六十七中成立了古文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练员团队衔接中国海洋大学等在青重点高校,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与大学课程衔接,探索引入、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而这些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放,融入国学班、自招班的日常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自我。强大师资和优质资源的注入,推动了学生快速成长。

做出彩教育人,圆精彩中国梦,是全体青岛六十七中人的前进方向和历史担当,青岛六十七中正昂首新时代,创造新未来。

(图片来源:青岛六十七中)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