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青岛教育 > 高校 > 

青岛科技大学喜迎万余名新生入学

发布时间:2023-09-04 16:19: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9月1日—2日是青岛科技大学报到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余名新生,怀揣希望与梦想走进青岛科技大学,开启人生新征程。据悉,青科大今年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共录取本科生7741人、硕士研究生2217人、博士研究生91人,生源质量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9月2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伟、校长陈克正等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分别来到四方校区、崂山校区、中德校区、高密校区查看新生报到情况,与在现场办理报到手续的新生和家长亲切交流,了解各学院、校区迎新部署和特色亮点等,向在迎新一线辛苦付出的师生员工表示慰问,并希望各部门、学院、校区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新生,助力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涯,为新生入学和新学期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分别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置接站点,在各校区大门口设立“新生接待站”,安排30余辆大巴车接送新生。设立学生骨干先锋岗、志愿者驿站,4000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万小时,帮助新生办理报到手续、搬运行李,实现从校外到校内的无缝衔接。开设“绿色通道”和资助政策咨询点,宣传国家和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学校还为特困新生发放了装有生活和学习用品的“爱心大礼包”,让新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

“欢迎报考青科大,加入外国语学院大家庭!”上午9点30分,青科大外语楼前,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曲斌艳、院长尹洪山分别将一套《平凡的世界》和新生大礼包送到了学院德语专业新生辛珍珩手上,并鼓励她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就。辛珍珩在12岁时因左腿外伤,患上了肌肉萎缩,行动有些不便,只能走平路,上楼梯非常吃力,平时出行主要依靠电动三轮车。辛珍珩是青岛人,毕业于青岛六十八中。“高中时,孩子基本上都是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和晚上在家做拉伸、按摩等康复性训练。”辛珍珩妈妈告诉记者。三年高中时光,辛珍珩很努力,老师也给了他很大帮助,最终他如愿考入了家门口的青科大。外国语学院在了解到辛珍珩后,为了方便他学习,将他原来分别在3栋上上的专业课,调整到了同一栋楼上。“因为一楼没有专业教室无法上专业课,我们就将他的专业课全部调整到了最低的2楼。后续,我们也将会协调学校后勤处,通过增设无障碍通道等方式,方便他上下课。”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刘尧告诉记者。

今年青岛科技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5对是双胞胎。双胞胎姐弟梁晴和梁宇均来自德州,两人分别以564分、567分的成绩考入了信息与科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和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时,两人就希望能够到同一个城市读大学,姐姐报了92个志愿,弟弟报了40多个志愿,其中绝大部分志愿一样。“没想到录取结果出来时,我们两人都被青科大录取了,真是太幸运了!”性格外向一些的弟弟梁宇告诉记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两人都计划将学习放在第一位,为将来考研打好基础。在青科大机电学院也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徐玉航和徐玉泰,他们以同样的成绩考入了机械工程专业。两人兴趣爱好相近,都对机械工程等非常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两人志愿表上专业、学校及报考顺序等均一样。平时为了方便别人区分,两人特意留了不同的发型。“青科大的学习氛围很浓厚,食堂的饭菜也很好,将来要好好学习,努力考取研究生。”哥哥徐玉航介绍。

今年青岛科技大学也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数据建设实现“智慧迎新”,继续使用新生服务网和迎新系统,并上线优化宿舍选择、助学贷款信息提交、特困新生专项补助申请等十余项事务流程,提供暖心迎新服务。各学院、校区在迎新点设置了体现学科特色、充满创意的展区与活动。

(图片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文章来源:中国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中国网教育频道热线:010-88824982 商务合作:010-88824915 传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电子邮箱:edu@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